忠杰头条  
忠杰头条
为什么说最后一公里不是终点是入口?

终端为王的时代大幕开启!为什么说最后一公里不是终点是入口?

 2016-12-16 运联传媒编辑部 运联传媒

这是运联传媒为您分享的第1069期内容;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tucmedia关注。


最后一公里不是终点,而是入口。最后一公里不仅是物流人的最后一公里,更是全社会的最后一公里。


撰文_运联传媒编辑部




大会现场


一提到最后一公里,很多普通消费者都会首先想到快递。其实,这只是最后一公里市场的十分之一,另有90%的巨大市场容量,正在蓬勃兴起。这个结论来自运联传媒刚刚发布的《2016最后一公里物流发展研究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,它提醒人们,市场对于最后一公里的理解和研究,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


昨天,运联传媒《2016最后一公里创新创业大会》在上海举行,这是运联传媒连续第5年召开这一大会。


最后一公里,是距离市场末端最近的最后一公里。其市场结构之复杂,参与群体之众多,影响人群之广泛,让这个市场呈现出“八仙过海、各显神通”的状态,同时也使得外界对于最后一公里的理解莫衷一是。如何真正理解这个巨大的市场,需要扎实的走访、系统的研究与专业人士的贡献。


在昨天的论坛上半场,众多物流企业、零售企业、科技企业以及几十家投资机构代表相聚上海富悦大酒店,深入探讨了关于最后一公里的意义、方法和工具。在这次会议上,《报告》的核心内容率先披露,这也是国内目前关于最后一公里问题最深入最权威的报告;同时,“寻找配送英雄”的活动也正式启动。


  

什么是最后一公里


这个问题,可以难倒许多业内人士。不信你在物流老板中问一圈,十个人可以有八、九个答案。

 



运联传媒董事长褚方鸿致辞开幕词


褚方鸿在致辞中说:


O2O,2015年风起,2016年潮落。太多的创业者涌入最后一公里,此时,他们正感受寒冬,似乎整个行业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。而事实却是一个大潮落下,另一个大潮又将兴起。站在2016年岁末这个历史节点,运联传媒举办第五个最后一公里论坛之际,我们看到的是,未来五年将是新秩序的建成期,没有传统行业,没有夕阳产业,有的只是生生不息的创新和对旧模式的颠覆。


最后一公里也不再是物流人的最后一公里。过去最后一公里是电商的痛点物流的难点,是物流各种业态的汇聚点。而未来,最后一公里将是新消费,新零售,新服务的入口。离消费者越近的地方越有价值。终端为王的时代开启了,最后一公里将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方。


褚方鸿认为最后一公里的未来推动力主要有四个:

电商的驱动力

供应链的驱动力

互联网技术的驱动力

智能硬件物联网的驱动力


运联传媒CEO孙朝阳先生则在大会上发布了《报告》,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。这份报告干货多多,引得大家频频拍照。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这张图吧:

 



运联传媒CEO孙朝阳发布《报告》


这张图对于最后一公里市场进行了清晰的划分,其层次结构一目了然,厘清了大家在认识上的一些混乱和误区。


孙朝阳强调:“最后一公里,我认为最大的市场是在商配,商配占到整个最后一公里市场的90%,而这块市场是非常分散的。”越是分散的市场,越存在巨大的机会,就像公路货运领域一样。


孙朝阳指出另一个重点问题是,最后一公里市场特别需要专业化的能力来应对细分市场的需求。专业市场目前比较热的有家具家居、生鲜、医药等领域的配送,每一个专业市场深入下去,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这也是机会。


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创新,孙朝阳特别强调了两个要素一是要看清本质二是要注重视角。本质上,电商改变商流,商流决定物流,物流促进交易。这个逻辑一定要清晰。视角上,一定要从供应链的视角看最后一公里,转换视角才能顿悟和突围。要在渠道终端拦截和客户接触方面做文章。


这份报告也指出,未来最后一公里存在三个主要趋势:

第一,商流和物流融合,这样的企业一定会率先突出重围。

第二,节点资源共享可形成明显的集约优势。

第三,平台与共享经济形势更加盛行。


  

大玩家的最后一公里


前面提到,商配占最后一公里市场的90%,这90%主要是B2B市场。这里面,零售和制造型企业是主力军之一,他们从最早的构建物流部门到发展企业物流,到独立运作成为物流企业,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探索有着漫长的历史、丰富的经验和较大的影响力。他们既是交易的起点,也是交易的承载者,是商流和物流合一的典型,本次峰会运联邀请了苏宁物流和海尔日日顺,畅谈他们对最后一公里的理解和探索。


苏宁苏宁物流上海区总经理徐承航经理首先分享,苏宁物流过去是零售商的企业物流,三年前独立成为物流企业,它承载的是苏宁全渠道变革的物流服务使命。实体店、苏宁易购、微店、天猫商城,这四个不同渠道的物流都由苏宁物流承载,其总量是千亿级的商品流转。


面对千亿级的商品流转,苏宁需要一个相当体量的物流体系,来实现从仓到店到宅的全方位物流体系。它的复杂性在于,将商配与宅配融合在一起,整个物流体系必须能够兼容B2B与B2C,并在两者之间自由切换。为此苏宁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物流体系。

 



苏宁物流华东区总经理徐承航


苏宁物流的特点在于,它在早期走了一条与多数快递公司不同的路线。“我们的快递点从先期是依托于我们的连锁店,去进行搭建。也就是说您在苏宁云商任何一个连锁店里面,都能够看到苏宁的快递点,它与我们原有的门店仓构成了很好的协作体系。”


如何将传统零售、O2O结合在一起?苏宁最后走出了自己的路。除此之外,苏宁物流依托自建的力量,建了一万多个快递点,也对智能柜进行了一些投入,作为末端配送的补充。


除此之外,苏宁除了在一、二级市场依托苏宁的店铺,在去年以每天2—3家的速度往三、四线市场铺建易购的店,面积有300—500平米。这个店铺是苏宁通往三、四线市场纵深的网络,甚至可能为农场配送做了伏笔。通过店铺,快递点,易购直营店和智能柜,苏宁搭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终端覆盖的体系。


再完善的体系,也需要人去落实。徐承航指出,最后一公里的特点之一,就是客户黏性更大。


如何让客户更有黏性,为此苏宁首创了433法则:

4就是我们人员的角色定位,是宣传员、售货员,也作为送货员,也是客户问题的解决员。

“3”是什么?懂供应链、懂商品、懂消费者。

另外一个“3”就是做有速度、有风度、有温度,我们总结为“433”。




日日顺车小微总经理袁舰


在过去,海尔与苏宁是“伙伴关系”,一个是品牌商,一个是渠道商。但是在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变革中,海尔走出了自己的特色。海尔日日顺车小微总经理袁舰进行了分享,他指出,海尔提倡的是“领先最后一公里”。


在O2O时代,人们苦恼的是线上与线下如何打通,实体与互联网如何结合。但是袁舰指出,在互联网时代,行业划分已经不重要,线上与实体的分野也已经没有太多意义。“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行业化,一定是围绕用户的需求,以人为主体的体验经济,所带来的顾客价值的创造。”所以,要从供应链角度去理解物流,这也和《报告》的观点不谋而合。而且,“供应链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等都没有了边界,是随着用户互联网的需求来定的”。


在整个传统时代,海尔有4个网,信息网、物流网、营销网和服务网。货卖到渠道,物流把货送到渠道,然后用户,物流配送,服务上门,这是一个串联的方案。但是在电商时代,海尔将一个串联的方案变成并联的,并联的是用户,我们将仓、干、配和网点的对接,都围绕用户体验。刚刚过去的“双十一”,订单量第一天400万单,9天配送完毕。速度不是关键,用户口碑是关键。


在最后一领域,海尔日日顺也经过了1.0、2.0、3.0的迭代。“在1.0阶段,我们重心还是承载大量用户体验,那在现在的地方,实际上就是以众包的模式做了大众创业的模式。刚才讲9万辆车,6000个网点,其实都是通过组合社会的力量来做的。”

 

未来海尔日日顺打造更多的是领先一公里的社区方案,是更多的将用户吸引进来,来分享价值,解决痛点。比如,海尔在北京和标准化委员会推出“天龙八步”的大件标准;去年开始日日顺深入全国建了一万个日日顺物流兼售后网点;今年,又在农村建农村水站,“这种水站不仅因是作为快递柜,更多的是深入用户的各种社区场景去处理。”


袁舰总结说,打造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体验,离不开三点:

第一 ,信息化的智慧物流平台

第二,用户口碑标准化服务

第三,大数据驱动模式创新


他强调,日日顺能够连接整个城市的网点、车、仓储以及配送,最重要的还是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。


  

技术男改变最后一公里


最后一公里的创新,离不开新技术、新模式的应用。在海尔和苏宁的最后一公里体系中,有一个新事物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那就是智能柜。递易智能科技的总经理邹建华先生,是这方面的专家,也是实践者,他对于智能柜市场也进行了分享。




递易智能科技总经理邹建华


邹建华首先指出:

过去两年,垂直电商仍旧在崛起,未来电商市场并不是淘宝京东一统天下,而是会有100种电商。背后的推动力,是90后、95后成为主流消费人群,这些人天然具有互联网的敏感性。


同时,也是这些年轻人,推动了快递行业以每年48%的速度增长。这就使得末端配送越来越重要,另外,所有的公司都拼命想向末端靠拢,“所有的商家都希望向用户靠近,最好走到用户的家门口。


这时候我们发现纯物联网行业往下沉,沉到终端行业,末端占据才刚刚开始。”因为,“到目前为止,最后一公里隐含着非常巨大的商机,而在这个行业里面绝对没有任何老大。”


对应的问题是,怎样在末端做配送,这个问题就非常尴尬。 随着人力资源的减少和人力成本的上升,单一的人力配送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,造成了配送方面巨大的瓶颈。对于这种行业的难点,“目前为止,最有效的能解决更多问题的是社会化资源的利用加智能化的终端。那么智能化的终端就是智能柜。”邹建华说。


他指出,根据统计数据,2015年,每天智能柜的投递量只有2.2%。2016年超过6.5%,在深圳超过15%,虽然网点量增加1倍,但是投递量增加了3倍。这说明智能柜的使用频次大幅度提升。


在某些场景,智能柜的应用已经更为普遍化,比如校园。邹建华介绍了他们在校园场景的应用实践。


或许是城配的魅力太大了,做车货匹配起家的快货运最近转型也进入了城配市场,他们针对城配市场隔行如隔山,信息系统没法统一的现状,开发了一套系统进行信息系统服务。


快货运的出发点是思考为什么这个市场这么大,却没有很大的企业?为此杨邦照拜访过1206个企业,收了2428份的问卷调查,最后他慢慢得出了一个结论:


“城配需求与出行领域不一样,出行领域基本上99%的需求是需要陌生撮合交易的。物流行业不是,物流行业是95%以上的是熟关系,它是计划性命令,而不是需要撮合交易。”





快货运总裁杨邦照


但是这些计划性命令的核心是调度,人工调度过去是最劳累效率却不高的岗位,每天都要忙得要死,碰到不好安排的活还要跟司机沟通。2000个订单的排单、跟单,客服服务等都要做。那快货运做了什么?


“我们做了CTMS,我们依托于快货运的智能调度系统,将这2000个订单通过Excel表格打入系统,系统会根据自动梳理,我们自动识别的可以达到97%,如果有些识别不了的再打进去。这样的系统是有学习功能的,最后达到100%的自动识别率。接下来我们将地址库做进去,基本上一个人能做。”杨邦照还现场演示了一段视频,形象的展示了CTMS系统的工作过程。


随后,蓝桥软件物通天下的COO刘泽标分享了聚焦专线末端同城配送的微步产品。




微步产品是什么,它如何诞生的?刘泽标介绍说:

微步就是给司机运用的一款App,它是结合TMS系统,由司机和专线企业完成末端配送的小工具。微步怎样诞生?一开始做微步是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操控,像移动配单、报表查询跟踪。


后面我们有用户开始接触,能不能做打车软件,像滴滴、快滴,物流企业就提到了这样的问题,他有这样的需求,他说能不能将工具做到这上面。我要实现的是我将TMS订单直接推送到司机端,司机简单做操作就可以了,然后我可以实现它的位置在哪里。最后我们响应了客户的总需求,也就将这一工具实现了。


他们为什么切入这个市场?刘泽标表示,“蓝桥TMS已经做了很多年,覆盖了全国大多数优质专线。我们作为配送订单,每天70万单。另外是小车,在我们TMS法的数据是高达12.3万车次,数据量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如果通过有效的大数据技术来进行优化、匹配,那将会产生很大的化学反应。”


“我们的切入点很明显,因为社会上做互联网同城配送企业非常多,大家有多种模式来做,有的是从三方,有的从专业市场来进行切入。


微步基于蓝桥这么多年的沉淀,聚焦于专线的最前、最后一公里。主要覆盖是以60公里以内的城市配送为主的业务,就是通过客户的系统来调取推送60公里的信息,超过60公里我们称之为省内线路,需要找城际专线进行运输,就不是属于微步这块的业务。


另外的话,我们也是开始通过专线企业内部来慢慢地做孵化。那这块怎样做切入,既然是解决TMS,解决专线上的问题,那肯定是要在TMS上来做,我们的切入点模式非常简单、直接,就是统一TMS,直接将信息推送到我们的司机端,司机端只需要在App上做简单操作就可以了,不像传统打个电话你现在在哪里,什么时候配送过去。而且信息非常精准。”




最后一公里技术论坛


随后,在最后一公里技术论坛上,原滴滴出行快车事业部加盟负责人王耀弘出任主持人,与百度外卖物流事业部副总经理戴洲洋、云鸟配送CTO秦适、快货运总裁杨邦照,蓝桥软件物通天下COO刘泽标一起,探讨了“算法、大数据、AI与新物流”的话题。




寻找配送英雄启动仪式


在上午活动的最后,运联传媒宣布从当日起,正式启动寻找配送英雄活动。“运联传媒不停地在这几年选优推优扶优,那在最后一公里上,我们也希望有所作为。寻找配送英雄,不仅仅是城配英雄。配送英雄不仅是城配,还有乡村配。”运联传媒董事长褚方鸿女士最后说。


(未完待续)